原料检验 → 分条纵剪 → 成型制管 → 焊接 → 冷却 → 整形定径 → 切断 → 表面处理 → 检验 → 包装入库
-
原料选择:
常用材质为 304、316L、201 等奥氏体不锈钢,原料形态为冷轧或热轧不锈钢钢带(卷),需符合 GB/T 3280、GB/T 4237 等标准。
▶ 关键参数:钢带厚度(0.3-3.0mm 为主)、宽度(根据成品管径定制)、屈服强度(≥205MPa)、表面粗糙度(≤Ra1.6μm)。
-
原料检验:
-
外观:无裂纹、锈蚀、油污、波浪边等缺陷;
-
尺寸:厚度公差 ±0.02mm,宽度公差 ±0.1mm;
-
力学性能:拉伸试验、硬度测试(HV 150-200 为宜)。
-
设备:纵剪分条机(精度 ±0.1mm)。
-
工艺要点:
-
根据目标管径计算钢带宽度(公式:钢带宽度 = π×(外径 - 壁厚));
-
刀片间隙调整(0.05-0.1mm),避免边缘毛刺或撕裂;
-
分条后钢带需校平,确保后续成型精度。
-
设备:辊式成型机(多组轧辊逐步弯曲成型)。
-
工艺步骤:
-
预弯:钢带边缘初步弯曲,形成 U 型;
-
精成型:通过多组轧辊连续轧制,逐步成型为圆管或异型管(方管、矩形管等);
-
对缝:调整边缘对齐,间隙≤0.1mm,避免焊接错边。
-
关键控制:
-
轧辊表面硬度(HRC 58-62),定期检查磨损(磨损量>0.05mm 需更换);
-
成型速度(5-20m/min,根据壁厚调整,薄壁管需低速防止变形);
-
润滑:使用食品级润滑油(如棕榈油),减少摩擦热和表面划伤。
-
常用焊接方法:
方法
|
适用范围
|
特点
|
参数示例
|
TIG 焊
|
薄壁管(≤2mm)
|
电弧稳定,熔深均匀,需填充焊丝,保护气体为纯氩(纯度≥99.99%)。
|
电流 80-150A,速度 8-15m/min
|
高频焊
|
中厚壁管(1-5mm)
|
焊接速度快(20-50m/min),无填充材料,需控制高频电源频率(50-400kHz)
|
输入功率 50-150kW,挤压辊压力 5-10kN
|
MIG 焊
|
厚壁管(>2mm)
|
可使用混合气体(Ar+5% N₂),熔敷效率高,需注意飞溅控制。
|
电流 200-300A,气体流量 15-25L/min
|
-
焊接质量控制:
-
焊缝位置:居中,偏移量≤0.5mm;
-
保护气体流量:避免空气侵入导致氧化(如 TIG 焊背面需通氩气保护);
-
焊后立即清理飞溅(可用不锈钢丝刷或机械打磨)。
-
冷却方式:
-
薄壁管:空冷或水冷(水温≤30℃,避免急冷导致应力集中);
-
厚壁管:水冷(循环水系统,配备过滤装置,防止水垢堵塞)。
-
定径整形:
-
设备:辊式定径机或拉拔机,精度控制外径公差 ±0.1%,直线度≤1mm/m;
-
工艺:通过多组定径辊对焊管进行校直和尺寸修正,消除焊接变形。
-
切断:
-
设备:砂轮切割机或等离子切割机(精度 ±0.5mm),切割后端面去毛刺(倒角 15°-30°);
-
长度要求:定尺长度公差 ±5mm(根据客户需求定制)。
-
表面处理:
-
焊道处理:打磨焊缝至与母材平齐(粗糙度≤Ra3.2μm);
-
酸洗钝化:浸入酸液(如 HNO₃ 20%+HF 5%)5-10 分钟,去除氧化皮,形成钝化膜;
-
抛光:机械抛光(粗抛→精抛,镜面抛光可达 Ra≤0.2μm),适用于装饰管或食品级管道。
-
尺寸检验:外径、壁厚(千分尺,每米测 3 点)、长度、直线度;
-
外观检查:焊缝连续性、表面划伤(深度≤壁厚 10% 且≤0.1mm)、凹陷(直径>10mm 时深度≤1% 外径);
-
压力测试:水压试验(压力 = 2× 设计压力,保压 30 秒无泄漏)或气密性测试(气压 0.6MPa,肥皂水检漏);
-
无损检测:涡流探伤(ET)或超声波探伤(UT),检测内部裂纹、未熔合等缺陷。
-
成型环节:
-
钢带边缘不得有缺口或裂纹,否则易在成型时开裂;
-
轧辊需定期清洁(每班一次),避免铁屑残留导致表面划伤。
-
焊接环节:
-
不同材质需匹配焊接参数(如 316L 焊接时需降低热输入,防止晶间腐蚀);
-
焊机接地电阻≤4Ω,避免高频干扰影响焊缝质量。
-
表面处理:
-
酸洗后需立即用清水冲洗(间隔≤2 分钟),防止酸液残留腐蚀;
-
抛光轮需使用不锈钢专用(避免碳钢污染,导致生锈)。
-
轧辊与模具:每日检查磨损情况,定期涂抹防锈油(停机超过 24 小时需覆盖保护膜);
-
冷却系统:每周清理水箱杂质,每月检测水质(电导率≤100μS/cm);
-
电气系统:高频焊机需配备稳压器(电压波动≤±5%),防止功率不稳定影响焊接。
-
安全操作:
-
焊接时佩戴防紫外线护目镜、绝缘手套,避免弧光灼伤和触电;
-
酸洗区域需通风良好,配备中和池(NaOH 溶液应急处理泄漏酸液)。
-
环保要求:
-
废润滑油、废酸液需分类收集,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处理;
-
抛光粉尘需通过集尘装置收集(除尘效率≥95%),避免大气污染。
-
厚壁管生产:成型时增加预弯次数,焊接采用多层多道焊,控制层间温度≤150℃;
-
高精度管(如医疗用管):定径后增加校直工序(误差≤0.05mm/m),表面抛光至镜面级别;
-
低温环境生产:原料提前预热至 15℃以上,防止钢带脆断。
-
中国标准:GB/T 12771《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》、GB/T 18704《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》;
-
国际标准:ASTM A312《无缝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》、EN 10217-7《压力用焊接钢管》;
-
定制要求:根据客户行业(如食品、医药、化工)提供对应认证(如 FDA、3A、PED)。
问题现象
|
可能原因
|
解决措施
|
焊缝气孔
|
保护气体不足 / 潮湿
|
检查气路密封性,更换干燥气体(露点≤-40℃)
|
管子椭圆度超差
|
定径辊间隙不均
|
重新校准辊距,增加校直次数
|
表面酸洗后发黄
|
酸液浓度不足 / 停留时间过长
|
调整酸液配比(HNO₃:HF=4:1),控制时间 5-8 分钟
|
焊接裂纹
|
热输入过高 / 应力集中
|
降低焊接速度,成型前进行去应力退火(480℃×1 小时)
|
不锈钢焊管生产需兼顾精度、耐腐蚀性和表面质量,核心在于成型与焊接工艺的稳定性控制。通过标准化操作、设备精准维护及全流程质量检验,可有效提升产品合格率,满足高端领域(如航空航天、核电)的应用需求。生产中需持续优化工艺参数,结合数字化监控(如焊接电流实时监测系统),实现智能化生产升级。
以上内容可根据具体生产线设备型号、产品规格及行业要求进一步细化,建议在实际生产前进行工艺验证和首件检验。